鲁网8月14日讯近年来,济宁太白湖新区牢固树立“人才是第一资源”理念,聚焦创新引领发展,通过完善政策体系、搭建优质平台、创新引才模式、优化服务保障,全力推进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,为太白湖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。
强化政策扶持,构筑人才发展“强磁场”
一是健全政策体系。制定出台《“湖纳百溪.才荟太白”人才支持措施》,对新设立的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,在省市支持基础上,给予20万元的建站配套资助。二是加大政策宣传。通过举办政策宣讲会、深入企业走访、线上线下(300959)宣传等多种方式,广泛宣传博士后政策30余次,提高政策知晓率和覆盖面。
搭建优质平台,打造科研创新“主阵地”
一是加强平台培育。建立省级博士后基地培育库,对有建站意向和条件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跟踪服务。通过政策引导、资源整合、专家指导等方式,帮助企业完善科研条件,提升创新能力,加快建站步伐。目前已有5家企业入库。二是推动产学研合作。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,组织设站单位与高校、科研机构开展对接交流活动,促进人才、技术、项目等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。目前,鲁泰集团作为太白湖新区唯一一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,已与同济大学、山东大学、济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,联合开展科研项目3项,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3人。
创新引才模式,汇聚高端人才“蓄水池”
一是开展精准引才。根据博士后科研平台岗位需求,制定博士后招引计划,明确招引方向和重点。举办博士后专场招聘会、参加各类人才交流活动6次,发布博士后招聘信息,吸引3名优秀博士后人才来太白湖新区创新创业。二是实施柔性引才。鼓励设站单位采取柔性引进方式,引进1名博士后人员与太白湖新区企业开展技术研发、成果转化等工作,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项。
优化服务保障,营造拴心留人“好环境”
一是提供贴心服务。建立博士后服务专员制度股票配资学,为每位博士后配备服务专员,提供“一对一”的贴心服务,协助博士后办理进站出站手续、科研项目申报等事项,让博士后专心科研创新。目前,服务专员累计为博士后提供各类服务20余次。二是加强生活保障。为博士后提供人才公寓,解决3名博士后的住房之忧。协调教育、卫健等部门,为博士后解决子女入学、医疗保障等服务事项6次。(通讯员王建平谢秋实)
盛康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